多乐四川麻将游戏:陕西县:因村施策激活乡村发展动能
多乐游戏打鱼怎么禁鱼:
9月9日上午,在陕西省安康市县高桥镇兰草村,正在举行“秋丰收”主题文旅活动。四山环绕,权河奔涌,百亩稻田一片金黄,18支竞赛队伍每队6人,紧张地投入到割稻子、脱谷粒、捆稻草当中,田埂上、观光平台上站满了加油鼓劲的观众。从春季插秧、夏季抓鱼到秋天收割,这片稻田吸引着一拨又一拨的游客前来体验。
县地处秦巴山区、汉江上游,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该县独特的资源禀赋,而自然条件较差、经济基础薄弱等因素也影响着和美乡村建设进程。“县深入学习运用‘千万工程’经验,建立起领导、责任、标准、政策、督考‘五大体系’,以‘一线两镇五片区’为抓手推动城乡融合发展,充分的发挥重点镇村的带动作用,持续发力改善人居环境,着力打造山地版和美乡村。”县委书记向德刚说。
橘子压弯枝头,一方方菜园翠滴,空气中弥漫着玉米成熟的气息,处暑时节的张家院子秋意渐浓。张家院子位于县洞河镇前河村,住着16户人家。这里面临汉江,背靠巴山,G541国道从院外经过。
2023年5月,G541国道新修通不久,县就以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为引领,提出将G541国道段转型为“交通旅游服务产品”,计划通过“茶歌道”文化整合和“山江路”资源开发构建交旅融合体系,将国道沿线部分村落作为省级“千万工程”示范村进行重点规划建设。
交通条件变好了,张家院子的群众也愿意把家园收拾得更加漂亮。村民张开兵首先响应,将废弃的猪圈改建成一片小花园,又在门口修了花坛。“收拾了一番,亮堂多了。”张开兵说。
在“拆违建、清四乱、除残垣、建家园”行动中,张家院子群众自发拆除破旧房屋6间,拆除废弃的猪圈、鸡圈、羊圈7处,改造卫生厕所2处,改建花园、花坛30余平方米。“环境变好了,群众的精神面貌也变好了。”洞河镇党委书记唐帅说。
同样在G541国道沿线的城关镇大力滩村,自去年以来人居环境也得到极大改观。大力滩村是库区移民村、少数民族聚居村,过去产业基础薄弱,村容村貌欠佳。县委统战部、县库区移民工作站、城关镇政府,以及定点帮扶该村的陕西省侨联,聚合资金、项目等,齐心协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。
从村级干线公路到村民罗玉芳家,要经过一道攀爬着蔷薇和凌霄花的廊道。廊道尽头,是她家的三间土坯房。村党支部书记张作海介绍,在庭院改造项目的支持下,罗玉芳家粉刷了墙面,硬化了地面,用白色板材吊了顶,还修建了水冲式卫生间,对院坝进行了绿化、亮化。如今,她家的土坯房已变身为“净美庭院”。
村里的环境变好了,村民参与乡村发展的积极性也更强了。在村党支部动员群众开办农家风味的“小饭桌”时,罗玉芳第一个报了名:“这活儿我能干!”
罗玉芳家的“小饭桌”今年6月份开张以来,每个周末都有不少县城的游客带着孩子到村里体验生活,吃一餐柴火农家饭。罗玉芳月均增收超过3000元,还带动销售周边农户的腊肉、干菜等土特产。
据统计,大力滩村累计投入600余万元,实施人居环境改善40户,形成了一批以“小课堂、小菜园、小饭桌、小果园、小院落”为主的“五小”庭院经济项目,鼓励引导群众利用庭院发展特色产业,让农村“方寸闲地”增收又增绿。
“全县3年累计投入超过1亿元资金,建成省级‘千万工程’示范村10个、2025年新创建6个村,农村人居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5个,实施住宅改造1600户,完成拆违建、清四乱、除残垣1.5万处,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节点217个,建成‘净美庭院’3746户。”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曾健说。
一场夜雨浸润秦岭巴山,8月31日早上,县蒿坪镇的荷塘里,荷叶苍翠,莲蓬丰满,盈盈塘水下,莲藕经过春生夏长,迎来采收时节。该镇在改革、双胜、金石等村集中连片种植富硒莲藕500余亩,打造“荷塘月色”产业园区,实现“春种藕,夏赏荷,秋丰收,冬养生”。
双胜村村民杨胜贤就在这个产业园务工,每天有100元工资,从栽种到采收,她都能胜任。据了解,杨胜贤家有四个劳动力,去年靠打零工以及在社区工厂上班,全家增收13万元。“环境变美了,又能挣到钱,这是多好的事情!”杨胜贤说。
改革村村民杨德菊以前经营婚庆和广告业务,她看到荷塘建成后前来观光游玩的客人很多,于是在荷塘边办起了“锦荷雅居”农家乐。“锦荷雅居”农家乐的厨师们以“荷”为特色,研究制作了“荷叶鸡”“荷叶排骨”等特色菜品。杨德菊介绍,很多人都是奔着赏景来到农家乐的,周末和节假日需要提前预定。
在金石村的“乔家大院”农家乐,“莲藕盒子”“荷叶浆粑饼”等菜也深受消费者青睐。“还有猪蹄子炖藕,那是蒿坪传统特色菜,全县最为有名。”农家乐负责人常洪萍介绍,农家乐的原材料都是在周边农户家买来的,他们每年要购买莲藕、腊肉等农产品60万元以上,还带动15名群众就近就业。
蒿坪村、改革村、金石村是县集中连片规划的省级“千万工程”示范村。三个村农业产业协同发展,乡村建设同步规划,干线公路、观光步道相连,并带动邻近的双胜、黄金两个脱贫村提升人居环境,探索增收门道。蒿坪镇通过行业协会组织五个村的20多家农家乐开发“荷香宴”“味道”两大品类,开发了通过SC(食品生产许可)认证的荷叶茶,吸引周边县市的游客前来就餐、休闲、康养、购买农产品,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。
围绕这些优势资源进行片区联动是县进行产业规划的前提。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,该县富硒生物资源富集,富硒茶、民歌是极具地域标识的名片,因此,当地在进行片区联动时放大资源优势,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。
以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为引领,县进一步挖掘、激发田园风光、乡土文化、民俗风情等资源优势,打造“春品茶、夏亲水、秋丰收、冬养生”四季文旅活动,培育“山水疗愈场、文化栖息地、硒养生活圈”旅居康养目的地,“以农促旅、以旅兴农、农旅融合”的发展新格局正逐渐形成。
从县文广旅游局获悉,未来三年,该县将逐步推动片区协同发展,围绕汉江富硒康养带、任河生态康养带,布局硒养保健、生态康养、休闲旅居、文化体验等业态;以文笔山旅游度假区、蒿坪康养小镇为基地,推出旅居康养旅游路线;以金石村、青中村、裴坝村、前河村、焕古村等村落作为试点,打造一批依山傍水的乡村农庄,引领形成城市集散、景区延伸、镇村辐射、服务优质的康养民宿格局。
这里山环水抱,谷地中间是数百亩茶园,西权河从谷地中间缓缓流过。真正让裴坝村声名远扬的是两棵古树铁坚杉,树上栖息着数十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苍鹭。村党支部书记梁明山说:“有山有水,食源丰富,这里是苍鹭最理想的栖息地,它们在这里生活了至少上百年。”
裴坝村人与苍鹭已友好相处了上百年,这来自于当地村民朴素的天人合一的生态观。在“两山”理念引领下,他们的举措更具体,认识也得到升华。
树龄最高的一棵铁坚杉已逾千年,部分树枝出现枯萎现象。高桥镇及时联系县林业部门,技术人员通过挂营养液、修剪、伤口涂抹愈合剂、修建树池、加固树干、改良土壤、消毒杀菌等综合措施,让古树重新焕发生机。
“20年前,为发展茶产业,村里将部分水田栽上了茶树。”高桥镇党建办干部陈丹丹是裴坝村人,她说,后来村民发现苍鹭数量年年在下降,推测原因是水田改茶园导致苍鹭食物减少造成的。于是,裴坝村村委会将苍鹭栖息地附近的17亩茶园恢复为水田,高桥镇政府还成立护鸟基金会,定期在田里投放小鱼、泥鳅等,如今苍鹭种群规模又恢复到近百只的规模。
以省级“千万工程”示范村创建为契机,裴坝村进一步系统推进生态修复与保护工作。由村委会牵头制定了严格的护鸟公约,明确禁止砍伐苍鹭栖息地的树木,减少农药使用量,宣传引导村民自觉维护水源清洁,保护鱼类资源。同时,建立了完善的生态保护责任制度,村干部与村民代表分片负责,定时进行巡查,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;举办“生态文化进万家”系列活动,评选“最美生态家庭”,开展生态知识讲座100余场次。
“我每天至少要沿河跑一个来回。”村党支部书记梁明山说。裴坝村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生态保护工作小组,联合驻村工作队、护林员、护河员、志愿者等多方力量,实现分工协作。梁明山身兼西权河裴坝段河长,每天早晚坚持巡河,仅今年就制止钓鱼行为10余起,组织公益性岗位、党员群众全面清理河道垃圾、淤泥5次。高桥镇党委、政府还依托古树苍鹭、茶园山水等资源,修建游客服务中心、观鸟台、露营基地、苍鹭公园等设施,打造“一树苍鹭”生态文化旅游品牌,全力创建3A级景区。
“环境好了,生意也跟着好了,”村里经营餐饮生意的李秀品说。随着生态保护的推进,“一树苍鹭”的知名度慢慢的升高,当地的游客也慢慢变得多。
李秀品是裴坝村知名的厨师,他租赁了古树下的农住房开办农家乐,沿用当地的传统厨艺,以山野菜为主要原材料,用地道的农家菜吸引游客。游客在这里不仅能品尝到地道的秦巴特色菜品,还可以近距离欣赏苍鹭。有的游客吃了逛了还不尽兴,就在农家乐二楼的客房里住上两三天。现在村里已经有3家农家乐、两家茶叶加工公司,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还成立了旅游公司接待研学和旅行团。
不仅在裴坝村,在县的各乡村,种树兴茶培育绿色家园,巡护汉江及其支流,宣讲长江流域十年禁捕政策,义务打捞因洪水带来的漂浮物……这些都已成为深植村民内心的自觉自愿行动。从守护一树苍鹭到守护一条河流,体现的不单单是建设和美家园的坚定决心,更体现了人的价值追求:将生态景观之美上升为生态文明之美,成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生动注解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太突然!知名机器人公司副总裁去世,年仅49岁,“凌晨突发疾病,未能及时抢救”!公司年内股价暴涨近160%
中国游客国庆节杀到日本机场各种被拦!牛肉塞衣服里、水果想当场吃,海关都看蒙了!
特朗普亲曝通话细节,称内塔尼亚胡“做得太过火”失去太多支持 多国爆发大规模抗议
长白山天池因下雪关闭?游客直呼“天塌了”,景区:下午可能有雨夹雪,因安全考虑暂时关闭
山东一酒店一天办8场婚礼,8对新人共用一个充气拱门,宾客感觉眼前一亮,酒店:免费提供